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闲聊系】16-NA 震荡波

喜欢震荡波/Shockwave,大概和他身上那份神秘莫测的气质有关系。脸部就只剩下一个灯泡,面部语言就只有这个灯泡的明暗强弱,的确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确实,我偶尔很羡慕他能这样,因为看起来能够深沉一些,不至于什么表情都摆在脸上。不过要是把这个人物用到作品里,他终究还是要有一套自己的行动方案。现在说到震荡波,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逻辑至上。只是,G1动画宇宙/Primax 984.17 Alpha里面的震荡波,并没给我留下什么“逻辑至上”的性格。

说起逻辑至上,似乎这份性格更多来自于元祖漫宇宙/Primax 984.0 Gamma的他,然后才渐渐融合进这个角色的性格本身。在我的印象里,这种印象中的性格来晚一步的情况算不上太多。起码我印象里面的G1震荡波,一直都在保卫塞博坦/Cybertron,然而基本上每次都没能阻止发生的事情,不管是汽车人/Autobots入侵还是霸天虎/Decepticons自己内部出乱子。但是如果基于他等了四百万年的这个事实,好像可以找个“不太习惯两派大战再起”的理由说过去。这个角色说边缘肯定是有些过了,毕竟也算得上是霸天虎里面军阶较高的角色,但是仔细想想,他也没有做什么事情,或许值得称道的就是守了四百万年的塞博坦,以及协助开发了太空桥/Space Bridge技术吧。相比官阶类似的声波/Soundwave和红蜘蛛/Starscream来说,他的戏份实在很少。全程下来,我没觉得他怎么就逻辑至上了,动画丝毫没体现。


相比之下,元祖漫的震荡波就有趣得多,自己通过逻辑认定自己适合当领袖,然后就造起反来了,这和G1那个忠诚的震荡波就完全不一样。而且他还真是有所作为,特别是元祖漫前期,撵走威震天/Megatron,确立领导权,以及创造强大的战士,每一步都还算是做得很不错——除了没考虑到擎天柱/Optimus Prime的领导模块/Creation Matrix。后面人家也确实取代了威震天,而且掌权了一段时间。要是欧版的元祖漫宇宙/Primax 984.20 Gamma,那里面震荡波还更加霸气。G1和元祖漫这两个重要世界观的震荡波人设完全不同,使得后续作品的震荡波不得不在这两种性格里面进行取舍。但是这些例子如果列举起来,那就要说好久了,这里就略过吧。


逻辑这个词汇和震荡波确实很配。一个灯泡表达情绪,无非用灯光的明暗表达,这对震荡波的情绪表达是个限制,也显得他“机器人”的感觉相对于其他人物强烈一些。说到机器人,自然能想到逻辑。所以这样的设定其实和造型挺般配的。虽然说这种造型在一群变形金刚里面比较另类,但是考虑到这个人物的起源本来也不是戴亚克隆/Diaclone或者微星小超人/Microman,也就不奇怪了。

关于震荡波的出处,这里有些由头可以说说。他最早出自于韩国的ToyCo/토이코코리아公司,原名叫做四变星辰炮/4 Changeable Astro Magnum。ToyCo后面出了不少四变星辰炮的重涂,包括1985年的RadioShack连锁店限定。这个限定玩具相比四变星辰炮进行了小幅颜色修改,拳头和胸口就由亮粉色改成了透明色,并在右腿的钢印上添加了年份“1983”,是为银河人/Galactic Man。在网络上,有些人称呼银河人配色的这个玩具为“震旦波/Shackwave”。在TFW2005论坛这里,有一位叫Rael的迷友对这个模具的多个配色进行了对比,有兴趣了解更多的,可以猛击这个链接查看。


被孩之宝买来以后,震荡波这个角色就开始渐渐成形。2019年在洛杉矶的TFcon展会上,官方展示了当年震荡波的原型角色——闪光束/Flash Beam。当时的配色还是根据四变星辰炮进行设计的,结构上相比更之前的一个版本添加了炮口配件。后面又经过几次改版,才有了震荡波这个带着一身紫色涂装的角色。也是1985年,孩之宝发售震荡波,据说他们将扳机结构改了一下,使得按起来更加方便。银河人配色的震荡波玩具于2019年在官方的世代精选线/Generation Selects里面出了一次,官方命名为银河人震荡波/Galactic Man Shockwave,其原型是塞博坦之战:围城/War for Cybertron: Siege线里面的那个领袖级/Leader Class的通贩紫色版。



这次赶上NA做了小尺寸的震荡波,也标志NA初代霸天虎的“四大天王”凑齐了。就我自己而言,我是很期待这个震荡波的,不仅是出于凑齐四大天王而期待,更因为已出的这三个天王的玩具都特别好。威震天(他的故事请猛击这个链接)、红蜘蛛(他的故事请猛击这个链接)和声波,哪一个都算得上是NA公认的看家模具。按理说,这个震荡波自然也不会差。只是,结果和预判多多少少有偏差,震荡波是这里面做得最为极端的一个角色。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使得这个震荡波虽然也不赖,但距离看家还有差距。

一如既往,拿到NA的玩具盒子,NA其实就已经开始在玩梗了。这次的包装毫无疑问就是参考ToyCo当年四变星辰炮的包装。其实说到这里包装就可以说结束了,但盒子正面左下角的字在我看来有着不亚于包装玩梗的魅力。这行字是这样的:

傳說英雄之超激光呼吸鐳射眼!電子星防衛參謀誕生!

这就是魅力所在,即刻就把人带入到二十年前。古早味儿透过这句中二的表达扑面而来。变着法子展现了变形金刚的内容的同时,也加入了NA“传说英雄”的经典梗,一言以蔽之就是极度复古。相比包装的复古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里的文字创造复古感则是没什么门槛的,接地气的和第三方的。我尤其尤其喜欢这里。玩具内容这边,除去震荡波本体,还有一根软管、一把震荡波小枪、一个敬礼的替换右手、两种支架和一个地台,这个后面慢慢带着说。



还是从人形开始吧。其实首先想说说震荡波的紫色,虽然我自觉到现在都不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在MP/Masterpiece系列之中,浅紫色的MP29被定义为动画色,对应玩具色的深紫色版本MP29+。在官方的合体战争/Combiner Wars系列里面有个传奇级/Legend Class的震荡波(日版玩具算作LG/Legend系列的一部分),美版采用了深紫色,日版则是浅紫色。当时MP29出货的时候,有很多人说这个紫色很浅而转向MP29+的深紫色,我记忆犹新。



现在很多人觉得震荡波颜色应该接近于MP29+的配色,我觉得是因为震荡波初登场时的颜色上太深了,而初登场往往给人的印象又很深刻,于是先入为主。然而第一幕的震荡波甚至还有左手,足够说明这里是作画bug。要是往后看看动画后面的几话,就会发现这一情况了。只是严格一点的话,动画色还是更像这两个颜色的中间版本。浅紫色有点偏蓝了,而深紫色又显得太重。NA这个就确实是两个颜色的中间版本了。虽然怎么看我都觉得NA的原色似乎浅了一点,但是跟动画截图进行比较的时候,很多时候还是能够对得上。于是乎,到底这个颜色调对没有,我也没办法拿出定论。只能说这基本就是对的了。



再来就是人形的造型部分了。这次还是紧跟《变形金刚:方舟/Transformers: The Ark(后文简称方舟)》的步伐进行美型修正,可以说几乎没什么可以挑剔的,细节基本都能对应上。造型部分往往是NA体现执念的地方,这次也不例外。这一次的重点,在我看来就是肩膀和小腿了。相比威震天、红蜘蛛和声波,震荡波的两条腿要细得多,特别是在设定图上相当明显。此外,G1震荡波的两块肩甲也是偏小的,不同于后续的震荡波肩甲一个比一个大。




其实在我看来,这个跟角色定位关系很大。G1的震荡波,技术人员的特色要突出一些。开发太空桥,汇报能量情况,安排机器人进行巡逻安保,这些事情都是偏技术性的。当然,根本原因还得是ToyCo设计的玩具,动画造型修改总还是要围绕玩具开始,要有个限度。但玩具,动画造型和人设,在G1世界里面确实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整体,所以这么说虽然有点生硬,但也算能说通。后面逐渐要体现震荡波的战斗力突出,所以就不再保持这个样子,肩甲加大,小腿加壮,一下就能使得角色变得有力起来。如果能够抓住这样一点,第三方做震荡波就不至于清一色小粗腿,但事实就是没抓住。这种时间推移的细微造型变化,NA每次都能注意到,确实是让人满意。




要说造型稍微不太对的,首推设定图屁股那里的两个圆柱结构。这次NA给移动到了背包的正后方,应该是出于变形设计的一大妥协。不过还算可以接受,我对这个地方不是很执着。再来就是胸口这边加了很多细节了。我知道这里是学MP29的设计,加上灯光效果也不错,但动画里并没有这样的细节刻画,包括设定图也没有。我有理由认为,胸口的细节归根结底来自于G1震荡波玩具的胸口纹路。但这既然是动画色玩具,我觉得还是要按照动画来。取消细节的话就更能体现出动画感,会更好。


头部这次设置了个透光件,但是透光的效果很不好。侧面看去的透光效果甚至比正面看去还要更好,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眼睛都完全不发亮,除非将这颗脑袋放在灯光正下方几厘米的位置。虽然透光也是MP29所采用的方案,但NA这个透光表现可以说不如不透,直接做个涂装我觉得反而能使得人物更有神。加之这次NA震荡波为了追求动画效果而把面部改为了蓝色,然而这个蓝色其实我觉得没有动画那样暗沉。配合一个不太亮的眼睛,明暗关系大大削弱了头雕出色开模的影响力。现在这个情况的头部,通常情况下看过去就是一片糊。

排除这些不足,造型上的优点就会极为突出。比如宽大的脚板,这里甚至是MP都做出了取舍的地方。虽然这个取舍的牺牲有点大,我们后面再说。其实我特别喜欢背包的位置。在《方舟》中,震荡波的背包其实是有点下垂的。这里NA看着并不明显,但如果忽略背包上端的连板,其实这个背包也是有点下垂的。当然,这个背包还是不够下垂,但比起其他各个震荡波玩具高耸的,宛如书包一样的背包来说,NA震荡波应该是除了G1老物,目前独一份在这里下了功夫的震荡波玩具。

震荡波的管子也是个问题。理论上,考虑到身上有根管子,震荡波的可动存在被限制的可能。NA这次的软管很长,怕有设定图里人形的两倍那么长,应该是为适配枪形态吧。软管据说有吸毛的毛病,玩的时候需要注意。值得一提这次的管子的连接点也是完美还原,实在是太棒了。不过装上的时候确实还是有点紧,安装的时候最好像安装支架一样旋转着组合起来。

可动性的表现可能是这次NA震荡波稍微比较弱的一方面。屈肘仅120度,屈膝仅90度,其他的可动都挺规矩的。再来就是由于侧裙甲和臀甲做成了一个部件,后踢必须要向两侧掀开侧裙甲才能做到,这里做得确实不够好。对我倒是还好,因为我不是很重视可动,而且人类确实不太容易整条腿后踢。但这里是个缺点无误。整体来说,基本的动作表现其实没什么大问题。我这只有点把玩个案,右裙甲很松。胯部不是球形关节,我这次非常难受,还是希望能够用回球关,不然松了都不知道怎么调紧。这次NA附带的地台为可动增色不少,支架部分基本是红蜘蛛附带支架的沿袭。震荡波背包下方有个洞,支架插这里就对了。但不同于红蜘蛛,震荡波对空中动作的要求没那么高,这地台的吸引力对我就大幅下降了。




说到变形,那可就太有得说了。这次的一大卖点就是背包转换,NA成功兼顾了人形紫色背包和动画白色枪口,而且是一体变形设计。硬要说其实这个不重要,因为动画里面变形的时候白色这一块儿直接就飞走了,动画也不一体变形。但一体变形就是各种意义上都很好,方便把玩,而且通过设计来补正bug的概念直接就等于有趣。特别这个设计本来应该是MP去实现,当然MP也有这个实力,然而终究还是没实现,就留给了NA表现的空间。NA给的答案很简单,另外这个颜色的枪口放在胸腔里面就行了,反正震荡波的胸口本来就特别凸。顺便还能填补胸下方的空洞,一步到位。用简单的做法实现难度很大的内容,这也是NA一贯特色。当然这种结构的背后肯定要花很多精力,这就不用说了,总之最后得到了全新的方案,这就很有趣。再来就是腿部。腿部这次一分两半的设计其实就是官方精简。这个地方有些紧,玩几次之后才能顺畅。但是这个有得有失,我们不如放到后面再说。

枪口这里用了一组连板进行连接,但其实对我而言作用就是根杆子。只是这个杆子很宽,给人感觉也很安心。虽然这种结构看起来是个痛点,但考虑到MP29也要使用杆子,也就心安理得了。这里NA也类似MP设计了用连接部分固定双手的设计,对于重视一体性的我来说,这实在是令人满意。头部收纳的同时出现一块儿面板遮挡空洞,这个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设计,用一个变形步骤做了两件事。但是两侧的两块小面板一定要注意,枪形态要翻出去,而人形态则相反。这里如果变形不到位就会导致枪口无法收纳或者枪形态出现两个空洞,但是这两块比较紧。用指甲强行分开几次之后,就可以通过按压边缘的方式翻转这两块小面板了。总体来说,整个变形过程可以说非常简单高效,趣味性很强,说是近期NA出品玩具里面趣味性最高的其实都不为过。





变形结束,但首先我想提这样一个问题:震荡波变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现在都认为震荡波变成的是一把枪。包括去看DW的MTMTE人物档案,里面震荡波的变形形态也是太空枪/Space Gun。而且一开始,ToyCo公司设计的那个东西应该还算是个异形枪,有扳机,也适合人手持。但在G1动画里面的这个东西,他真的可以算作是一把枪吗?相比威震天,这把手枪竟然不能进行质量置换(震荡波小枪是为了还原G1动画里面的一个bug,其中震荡波握着他变形而成的那个东西),而且可以自己控制自己在天上飞。这种东西要是手枪,还真有点不太合理。所以仔细看下来,我认为其实震荡波的变形形态是一架不受外界控制的可飞行的大炮。所以,在美版G1的第四集《太空桥的陷落/Transport to Oblivion》这里,震荡波一开头就是在一个炮台上完成的变形——NA的地台顺理成章出现了。所谓地台,其实是个炮台,配合安装在炮形态下端中间的紫色透明件,可以兼顾大炮的样子和展示。这里就很合理,很美观。不过这个透明件装上去以后就不是很好拆,需要注意。据说这个炮形态是可以给OX的混天豹/Bruticus使用的,也算一个有意思的小联动。







既然是大炮,炮口如果可以发个光就很好玩。我猜NA是这么想的,所以就这样为炮口加上了灯效。电池和声波的发光磁带一样,是CR927。不过安装的过程还是一如既往令人不快,用螺丝刀顶出透明件并卸下螺丝,又是得到一块电路板…安装上以后倒是很不错,虽然空间有限所以灯光歪了点。灯光歪了,但是对我而言歪打正着。因为这个灯还有一个用处,变为人形的时候这里就是胸口的灯。于是这个歪了的灯,位置就像极了心脏发光——虽然说,机器人哪里会长这么个类人的心脏?但是就是能够脑补,歪打正着。作为胸口灯的时候,效果也是很好看的。但是需要提醒一句,安装电池以后一定要尽可能将炮口紫色透明件卡紧,否则手指太粗的话很容易按不到灯光按键,那就没有灯效了。无论是第一档的常量灯还是第二档的呼吸灯,一段时间之后都会自动关停,所以不用担心。顺便一提白色炮口的密合度真的很棒,像极了不可变玩具,给人的印象好到不可思议。







最后就是炮的尾端了。官方和NA对这一块的处理是一样的:小腿一分为二,一半变成炮的下端类似握把的结构,一半变成枪的后半。既然一样,为什么官方MP29的脚板会那么窄呢?这是因为官方的脚板收纳在类似于枪的握把的那里,那一块是没办法做很宽的。于是NA决定做点改善,把脚板收纳到了炮的后端。这样一来脚板就可以做宽大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炮形态后端的臃肿。本来按照《方舟》,炮的后端是渐渐变窄的。但到这里,NA还是很难再继续还原下去了,所以做得有些将就,几乎没能体现出这方面的执着。在这一点上,MP还是巅峰,无可超越。NA确实做出了更好看的腿部,但这是用炮形后端献祭来的,并不是真正的超越。而且其实腿部用伸缩设计,还会带来一定的晃动裕量,这里也是不太好的。当然了其他家似乎更不在意这里,但我觉得这里是NA应当在意的地方。

同时,这个设计带来了这个玩具最大的潜在问题。炮的下端部分和炮身之间并没有卡扣,这使得整个下端部分可以向后旋转。特别在炮台模式下,这里连同炮台支架就会变成两级可动,摆造型的时候要注意这个确实不够爽。一体性的不足可以说是这个玩具的最大毛病,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诚然我这只这里的转轴很紧,轻易无法转动,所以一开始我甚至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然而一旦发现了,把玩起来就无法再保持畅快,因为不确定这里能否耐受住时间考验。

相比之下,瞄准镜的那一块面板不设卡扣都还好,毕竟有一部分四舍五入也算卡进了腿里面,这种还要算好的。这个下端能给我难得的安慰,就是可以装下震荡波小枪配件,虽然没有卡扣,但还是可以用来填补因要装炮台而留下的空洞。我对一体性的要求很严格,于是这里就还是很麻烦。如果觉得关节够紧就没问题,其实这个地方带来的影响也不是太大。就是我不喜欢而已。


不管怎么说,这肯定是当下最好的小比例震荡波了。我一直拿他跟MP29对标,从这个玩具一些不太动画的细节之中,我猜测NA设计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无论如何拿MP和小比例玩具相比是没有可比性的。然而就是这种不公平的状态,NA震荡波相比之下也没有太落后,足见其水准。造型还原,背包改色的想法大胆高效,唯独腿的设计美中不足,为了大脚板牺牲太多,但这不会影响他的优秀。如果对一体性的要求没有那么极端,这个震荡波肯定能是极好的作品;可惜我还是有点执着,于是我虽然对他比较满意,但还是不能将他视作NA的看家模具。



最后,其实前面有个地方我没说。其实如果去网络上搜索,所有人都会说震荡波的前身就是星辰炮/Astro Magnum。然而如果去看盒子,明明写的就是四变,那另外还有两个形态是什么呢?这就得找找当年的说明书,找下来其实就是“变一半”,反正是科幻风的设备,变什么就算什么。突击基地/Vulcan base模式是大炮加人形双脚;炮台/Gunbourg模式则是人形上半身和大炮后半部分。这两个奇怪的模式,其实用NA的震荡波也可以复刻一下——虽然不至于完全还原。这个玩法我也是非常喜欢的。这个东西说起来既陌生又不陌生,因为其实在《异形2》里面1:49:56的位置上,你可以找到一个炮台模式的震荡波正在充当工作台的一部分。这种跨IP的联动就更有意思了。不过如同前文提及的,闪光束前一个版本那种的没有炮管头的“炮形态”,这个倒是完全还原不出来,就不苛求了。





偶尔在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的一片黑中,我就会找到震荡波,按下那个灯光开关,调到第二档。静静地看着这个小灯忽明忽暗,突然也会觉得命运无常。然而再怎么无常,好的设计和好的想法体现在好的玩具上,经得住时间考验就魅力无穷。我想,NA震荡波不管评价如何,应该可以挑战着接受一下这种时间的考验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