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8日星期三

【微思系】简单谈谈NGE(新世纪福音战士TV版)的25和26话

虽说我一大兴趣是玩变形金刚,但其实我也非常喜欢福音战士系列,两个都可以算我的核心兴趣。不同于具有N个世界观的变形金刚,福音战士系列其实没有太多的世界观,但很难懂,要看不止一遍。而其中,作为原点的1995年TV版《新世纪福音战士/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Neon Genesis Evangelion,以下简称NGE》的反常规结局堪称目前我想要了解的最关键部分。在我看来,作为结局的25和26话虽然表现出了缺钱的现状,但却是我在整个旧剧体系之中最好奇,也是最喜欢的部分。

(建议最好把NGE看完,再来阅读这一篇,这样会有更多的收获)

拿我自己做例子,我其实很知道NGE这最后两话在谈碇真嗣/碇シンジ的成长,在谈他怎样提高了自己的心智化能力,怎么理解了别人和自己。但有些台词我也是没看懂的,我最后记住的也只有真嗣那个饱含自信和感谢的笑容。从第一次刷这两话,再到后面二刷NGE经过这里,再到后期因为进行毕业视频的取材而不断回顾这里,确实是看了很多遍没尽然明白。所幸在我的亲友无意的协助之下,突然有了一次明白了台词的体验。我就是这样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也认识到最后两话虽然确实没什么经费但并非故弄玄虚,于是哪怕是旅游期间我也是一个人突然蹦起,高高兴兴出门狂奔了两圈。毕竟这个过程合起来也有一年了。但我还是要事先说,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把对外物的理解交给别人不如交给自己,直接看原作一定是确保独立性的唯一途径。

一、结局是烂尾的,也是没有烂尾的

NGE最后这两话,光是否算好好做的东西就可以引起很多争论。有的人说这就是经费不足没好好做,也有人奉为杰作。就我来说,我是倾向于这两集算杰作的,但当年时间不足经费不足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客观的存在,就好像很多名作都要出现点什么制作上的问题一样,这可能就是激发导演潜力的时候吧。

但是杰作和烂尾我觉得其实也没那么分明,某种意义上这个结尾就是烂尾的。人类补完计划的后续、EVA的后续、SEELE的后续等等都没有特别详细的交代。从一个叙述故事的角度上来说,这个故事肯定不够完整。虽然说,最后两话也出现了几个几年后在后面的EOE/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劇場版/End of Evangelion的镜头,比如葛城美里/葛城ミサト和赤木律子/赤木リツコ的死亡画面,但作为结局的交代也没起到什么作用。而且因为全篇意识流,内容变得极其隐晦,我们从中几乎无法推得这是表达后续剧情的镜头,直到后续要看EOE才能知道。


但就是这么一个叙述不清的烂尾结局,放在这里可以说是非常合适,升华了整部作品的主旨。并不是被这个故事牢牢框住,而是借助碇真嗣的视角,在复杂的信息之下探讨人的成长,心的补完。这确实是一部看不懂的作品,但如果能够经由最后两话之手,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现实,其实作品结尾是否完整,并不重要。通常来说,一部作品好不好和他完结与否其实关系不大。一部作品可能会有很多没有填上的坑,会有很多没交代好的事情,关键在于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而25和26话既是共鸣,也是拔高。每一个真嗣在这里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这两话烂尾了也不算完全的烂尾,但称得上杰作。无怪庵野导演在当年的采访之中,说把想说的话都放了进去,说这是-100分的大结局。EVA本身确实没有那么强烈需要结局,只要看完了心灵能够有所成长,就是故事的结束。

二、存在理由,一致的困境

如果说25话还是在阐述每个人遇到的环境,26话就是直白告诉我们只阐述真嗣本人的心灵补完的故事。这种直白甚至是放在了26话一开头文本内容中的。而真嗣的代表性就体现在这里,因为主人公的困境,某种意义上就是真嗣的困境,无非变了几个展现的模样。


就好比25话开头的第一行字。存在理由。后面这个是法语的说法。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可以留在这里的理由。在25话的前夕,几乎每一个重要角色都面临心理崩溃。大家都在寻找存在理由。为什么可以留在这里?是否需要留在这里?退无可退,这成了这些角色们开始面对的问题。存在理由,也是贯穿整个后两集的一个位居中心的表层问题。真嗣为自己杀死了渚薰/渚カヲル而感到不安,但深挖下去,真嗣才说出了“怕被别人讨厌”这个真正引起他不安的核心。明日香/アスカ在抱怨着自己无法再驱动二号机的时候,最后也发现自己的不安源于“没人需要我这种人了”“没有人需要无法驾驶EVA的驾驶员”。绫波零/綾波レイ在自问自己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渐渐也确定了自己的担忧是“害怕自己会消失”“害怕自己会从大家的心中消失”,最后则是不再被碇源堂/碇ゲンドウ需要。甚至包括葛城美里在“想做一个好孩子”和“讨厌好孩子”,也是寻找需要的表现。

这么看,似乎这四个角色遇到的问题在根源性上是一致的。我们常常说真嗣的做法是矮化自己讨好他人,创造他者意愿使得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同时规避相应的压力和责任;明日香的做法是否定一切,否定需要;绫波零想要回归于无;葛城美里则试图将自己的压力转移到性的活动之中。但其实,这似乎只是一个问题的多种表现形式。每个人都能从外部视角看穿对方的问题。明日香可以斥责真嗣是自我辩解,创造的他人也只是使得自己活得轻松,本质是因为寂寞而寻找依赖共生关系,实际上却只是什么都不做就希望有人能够给予自己幸福,哪怕是虚假的。而绫波零也可以一语道破明日香是“在他人的心中追寻自己”“这一点上(和真嗣)不也是一样的吗”。


虽然说不同角色的表现不一样,同时他们身上也多多少少体现出不一样的情结,真嗣和三位女主交流的时候,也交流着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内心表现),但这三个女主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看成是真嗣的分身投影。角色之间确实有着细微的不同,但在这里我们就姑且略过这些不同吧,因为共性的原因,我们直接看看真嗣就好。

三、真嗣的困境:认同、求助、逃避

真嗣是个怎样的人呢?其实我觉得这种问题轮不到我来说,但是我们都能够体会到他身上的那份无力感和孤独感。常说“人人都骂碇真嗣,人人都是碇真嗣”,我反而在看了NGE以后在真嗣身上找到了很多的情感共鸣,倒不如说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着很像真嗣那样的弱小的一面而不会生气。反而说,我甚至还不如他,长的好看/成绩优秀/大提琴水平还不错/会做家务/性格不错,这些他身上的特质我甚至都没有。这些东西要么是天分使然,不是天分使然的东西也不是一蹴而就。就比如我,生存技能这方面是真的很糟糕,在这一点上,我是绝对不如真嗣的。

然而就是这么出色的真嗣,由于他身上的那些缺陷代入感特别强,还是会被我们着重看待。他往往封闭起自己,确保自己不受到伤害,但与之矛盾的是他又要对外寻求帮助和肯定。从表层来看,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想要别人理解的话,交流是必须的。并非说了就一定能明白,可是如果不说的话,谁会明白呢?拒绝和外界进行有来有往的情绪互动,可能一开始只是自己为自己留出一个小小的圈子。但排异继续下去,小圈子就会越来越小,这就一定会创造所谓的“更小的世界”,即只有自己的世界。而这个时候,等待认同,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换一种说法,即便现在可以一直寻求着他人的帮助,环境也会变化,身边的他人也会有来有往。一直不去主动变化,索求帮助的方式就不能长久进行。另一方面,他人在肯定真嗣的同时,也可以否定他。寻找存在理由的路上,得到承认也只是在一件事上得到承认,承认所有的所有既不可能也不可行。换言之,被持久喜爱的诉求无法靠外界实现。所以真嗣永远无法通过索求的方式真正地解决问题。于是,安全感就这样消失了。对分离的畏惧也会产生。真嗣会更加闭锁自己,然后自我存在感也会变得更加稀薄。这是个循环。


虽然批评这么多,但其实我想为这样的真嗣辩解一句。如果是这样的话,逃避真的没什么不好。倒不如说,逃避是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做出最好的选择。这样做,可以规避身边的各种问题,可以忽略掉这个系统存在的bug。虽然只是形式上把这些问题规避了过去,或者说转移给了别人,但能够避免自己直接面对。“不要逃避”这种东西就是适合拿来做口号,直到最后退无可退,bug严重到了不能忽视的程度。这也就是真嗣25话开头面临的处境。

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是真嗣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吗?显然不是。别人称赞他他也只是暂时高兴,但仔细想想也没有那么高兴。渚薰就是这么攻略真嗣的,他一直在用最直接的话,一遍一遍表达着对真嗣的赏识和喜欢。他试图用无休止的肯定来覆盖真嗣的全部,但覆盖全部应该是做不到的。真嗣也无法从这里面得到完全的承认。而对我们来说,我们的身边不会有渚薰,有的话我们也会觉得这人是不是有所企图;我们自己也无法做自己的渚薰,我们无法喜欢关于自己的所有一切。没有足够的认可,一定不是关键的原因。

四、低价值的困境,EVA的含义和转移

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一直觉得是缺乏价值。这里的价值,其实是一种狭义的“整体能力的自我价值”。通常来说,对自己的整体评价,或者是自信或者自尊的性格都源于此,这也是亲密感和信任感的根源。而如果把这种价值当成了类似“单项能力自我价值”的东西,就会出现问题了。后者是针对工作方面的,指的是就自己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的价值评估,而后期的碇真嗣,对这些东西似乎就不是很明白。

我有这种感觉,源于真嗣的那句“因为这(驾驶EVA)是我的一切”。原本真嗣是个缺乏认可的孩子,所以不自觉逃避问题,但是突然接触到一个这么不可思议的事务,然后做得确实也有一些成就感,比如说,葛城美里对他“You are NO.1”的鼓励。所以我们会看到他在后面愈发以“王牌驾驶员”的身份自居,甚至到要去迎战力天使/的时候,他说的也是“我是EVA初号机驾驶员碇真嗣”。我看的时候忙着热血去了,直到有一次我看别人说才意识到,为什么不是“我想去拯救绫波”这样的表达呢?我这才觉得有那么些不对,其实就是他把自己的存在理由全转给了EVA。但这样能够延续多久呢?开EVA确实也不是一件轻易事,到渚薰的事情上更是体现出这种不易,而更大的不易是在渚薰离开以后,没有了EVA的真嗣还有什么?那毫无疑问,EVA就是真嗣的一切,而且这个地位的形成是无形之中的。

很多解读在关注真嗣有没有被认可,但我觉得这样导向的做法就很趋近于渚薰;也有很多解读在关注真嗣是不是因为缺爱,但我觉得缺爱也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我们在童年和少年或许还用别人决定我们的关系,但今后就是有着继续塑造的可能。一个叫做“缺爱”的客观因素就影响了我们主观决定自己的人生,好像也不是很对。

所以我觉得可以用“价值”来解释这一切。原本真嗣的种种问题,其实就可以解释为他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而他开始驾驶EVA,就渐渐将自己的价值转移为驾驶EVA了。问题就出在这里,原本他想要的是整体的价值,结果现在却总觉得自己因为开了EVA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将其和“驾驶EVA这件事的价值”搅在了一起,大概是因为想要得到肯定所以想快速体现出价值吧。而这种价值其实有点虚伪,因为依托外物的价值在失去了外物以后就会一无所有。而且只用这个体现的价值,注定是一元的。

所以真嗣就一直在由低价值开始的认知中循环,这一点其实从26话开头就可以看出来。真嗣立了很多的稻草人,比如说他觉得自己逃避了以后就没有人愿意理他,比如他必须按照别人所说去做才能不被抛弃。这些源于自身低价值的认知使得他无形中形成了讨好型的人格,一直在讨好身边的人,却也无形中要求他进一步抛弃自己的价值。于是真嗣觉得自己更没有价值了,同时也不再有所作为。如此循环往复,真嗣在低自尊的路上就越走越远。慢慢认识到这一点的真嗣,在26话开头思考自己的欲求时,从想要获得安宁、解消不安开始,从“害怕的东西,拒绝;想要的东西,接触和承认”开始,从“可以在你旁边吗”“可以留在这里吗”“喜欢我吗”开始,最后落到了“想要价值”的这个最终命题这里。

回过来说,这里的EVA是什么?真嗣的EVA初号机象征着自己的母亲,逃避到初号机体现价值,本质上就有点回归母体的意思。我觉得其实背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真嗣自己正在从事的事情。放在我们的身上也是一样,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生活就是开EVA,就是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比如说有的老人退休以后就实在找不到自己,希望能够靠帮助自己的儿女和孙子孙女。这就是一种和上述很类似的生活状态,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归属,所以希望靠帮助亲人体现出价值,其实就像真嗣失去了EVA然后只好继续讨好别人,只不过真嗣这个面对的事情要更加可怕一些。看到这里,不妨对前文进行一个“驾驶EVA=从事自己的工作”的重读,相信一切都会变得很明朗。

真嗣这里的困境其实不只是他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历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生活陷入窘境的人,也面临着“没有工作怎么体现价值”的问题。这群人更要命的是,这份“单项能力自我价值”的体现直接关系到金钱的问题,涉及到吃饭和生存的问题。这是一代人的困境,但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些问题却依然存在,因为这个问题是针对每一个人的,永远都会存在。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上能够和别人连结和被别人需要。由自我认知开启的人际关系,本来就是生活之中喜怒哀乐种种的源头。从师、交友、恋爱等等,其实也都涉及到“自我价值”引起的互相需要。

比如说,我作为一个工科的学生,经常看到各个学校说自己的工科专业就是培养工程师。但如果只是在专业素养上面培养到了够格的水准,学生就会把自身价值全部投射到自己的工作上面去。于是乎上班做设计,下班打游戏,但实际上和自己瞧不上的“上班做工,下班打麻将”的普通工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倒不是说普遍如此,只是确有这样的实例罢了——这也是分不清两种价值的结果。如果要确认这个,就不妨假设他失去了自己的工作的情况。这不是经历多少的问题,如果经历过了却没有思想和感受那也白搭;这也不是太闲了瞎想的问题,所谓让自己忙起来就不用想,何尝不是一种逃避?所以,辨析这两种价值,寻找自己不需要通过开EVA(从事工作)也能够一样体现出的价值,可以说意义深远和至关重要。反而是那些各种各样的设定,比如S2机关、SEELE、第X次冲击,这些东西不够重要。事实上EVA在谈论人的成长的时候,也不需要这样的东西。

五、认识自己,寻找心灵的顿悟和成长

既然真嗣缺乏的是“整体能力的自我价值”,那么接下来要怎么办呢?25话和26话的开头,叙说的都是真嗣的困境。真嗣终于也在引导下,意识到自己想要价值的这件事。真嗣的母亲,碇唯/碇ユイ,在听到真嗣的呼声以后,加了一句附注,“那是必须由你自己承认的,自己的价值”。直到最后,NGE也没有明确地丢出来真嗣的价值何在,但是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论,正因为如此,对每一个“真嗣”来说,解决方案都是存在的。这就是绫波零的那句话,“更重要的是,只要你的心境不同,它们(你的世界)随时都会改变”。

25和26话反复提到了“自己会消失”。我想先讨论下这个地方的意思。缺乏了价值,自己就会消失,其实说白了就是失去自我。对于没有价值的人来说,失去自我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平素都在讨好他人,平素“自我”的优先级就是不在前面的。但一个悖论式的结论就是,如果失去自我了,连自我都认识不到,再去谈价值就完全是空对空。这就是为什么26话后面其实一直是真嗣在问“我在哪里”“我是什么”。真嗣自己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像长相、名字这样的东西并不能完完全全代表自己,只是示人的形态罢了。

但别人也不能替他知道。绫波零会说,“你就是你,只是你本身有范围和界线”。明日香会说,没有人了解真嗣这件事情理所当然。于是通过一个假想的世界,真嗣开始探索什么构成了“自我”,怎样去认识这样的“自我”。在毫无一物的世界,真嗣因为面对着彻底的空白而感到不安,意识到正是因为一些拘束,他才能够使得自己安定下来。同时,因为外界的存在,他者的存在,真嗣才能够知道自己是什么,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我其实认定这个就是真嗣想要实现的,空无一人的世界。前面说到,如果闭锁自己,自己的世界就会逐渐缩小,慢慢地,自己的世界就只有自己了。不过这样的世界或许很难实现,我们活着就在不断和人产生连结。所以我们如果用理想化的推导,快进到实现了这样的一无所有的世界,反而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这个时间点,或许人类补完计划已经快要完成了吧,不过意识到自己也消失了的时候,意识到不能辨认出自己的样子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从这样的补完中挣脱出来。

恰恰不是“没有了外界的干扰,我就能够成为我自己”,而是“看不到别人就看不到自己,因为别人的存在我才能存在”。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恰恰是在与别人打交道之后,认识到和别人的差异才能确定自己的。如26话所说,第一个外界的人是母亲,我们从出生以来就和除了自己的外界开始交往,就算是自己一个人思考,别人的存在也是思考自己、认识自己的基底。于是,真嗣终于知道,“我是我,只是,别人也确实在塑造我心灵的模样”。最后,平行校园世界的存在更是让真嗣意识到了自己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现在的自己也只是自己选择的一种人生,存在着不需要假借外界而存在的,整体能力的自我价值。

我们或许有很多的缺点,但是如果也能像真嗣这样,认识到自己的无限可能性,自己给自己上的无形枷锁就会除去,或许可以真的喜欢上自己。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具备着无限可能性,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自己不被别人喜爱;正是因为我们需要他人来塑造内心,所以我们需要放下给自己的枷锁,勇敢去接触外界和身边的人。这两方面互为表里,彼此相作用,就可以打碎自我厌恶的链条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去认识自己,就是去和别人多多沟通,发现属于自己的无穷可能性。这样下来,相信自己的价值,就一定能找到它。

另一方面,其实也不用担心现在的阶段就有多少人厌恶自己。不止是真嗣,其实我们没有谁活在孤岛之中。茫茫人海之中,或许我们身边已经有了愿意陪伴和倾听我们的人。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恰恰是因为我们其实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反而是这个时候,如果笃定了自己没有价值,反而会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按照逻辑的推导,有这样悖论一样的结果,恰恰是因为自己的预设出现了问题。我们唯一需要的,就是换一种视角,不要擅自把自己的所得当作完全的真实,客观全面地看到周遭的事物,走出属于自己的狭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最后就提一嘴真实的含义吧。人类也算是一种视觉动物,视觉收到的信息占据了我们所得的多数。然而类似视错觉的这些东西,告诉着我们其实自己的视觉也没那么可靠。眼睛不可靠,更不必说其他的器官,人能够得到的信息不如说真实的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经过了删改美化的。只用自己的视角看待整个世界并认定为真实,是一种虚妄。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积极面对世界,盲人摸象。而人与人之间,也无法真正达成完全的理解。由此确实会产生一些痛苦,确实会让人愿意选择逃避。但即便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依然是始终正向的。因为即便可能遭遇很多的事情,与人交往就能够鉴别出自己的模样,从而把“认识你自己”从刻在碑上的文字变成铭记在心中的美好理想。

我们真正的价值,我们存在的理由,恰恰不是别人给予我们的,需要我们自己创造。只要我们走出封闭的内心,一定能够创造自己新的世界,也即新世纪。

六、结论

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容易被别人讨厌,没有价值。但其实如果放下自己的成见,其实能看见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喜欢我们。这些人喜欢我们的背后,恰恰是因为我们自身有着“整体能力的自我价值”,这份价值不需要外物就能存在,只是我们不知道。多多接触外界才能从中鉴别出自己的形象,换个角度才能寻找到自己的真实,如果能够用他人塑造自己心灵的模样,就能够认识自己,从而重新发现价值。NGE的最后两话,其实就是阐明了反向做法的危害和这样的好处,其实就是打开窗户让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因为被爱,所以我们其实并不孤单。对于真嗣也好,对于实际世界中我们这些所谓的“真嗣”也罢,NGE给的药方都是适用的。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提倡,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存在”标准看待事物,存在即有价值。我们无从控制别人是否是爱我们的,被爱也好缺爱也罢;我们无从控制别人是否是认可我们的,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真实。但是价值恰恰是我们可以发现的,这一点上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存在就能带来价值,那么其他方面,我们就有着更多的可能了,接下来只是开阔眼界的事。其实就只是这样一个简单而很难想到的道理而已,就只是纯纯一碗高浓度鸡汤而已。唯一要注意的,只是不要把外界的喜欢变成执念,否则其实还是对外界评价的过度在意。别人喜欢我们,这是一个自身价值存在的佐证,而非依托。

但这,或许就是心的补完的终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